地球知识局 | 上海是如何越扩越大的?

作为中国TOP2之一的上海,市中心的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令人叹为观止。但和北京的昌平、通州等地经常在互联网上刷存在感不同,上海的郊区知名度远没有市中心高。这也让很多人产生了上海只有浦江两岸发达地区,而没有广阔郊区腹地的错误印象。

谁说上海很小家巴气的啊?

其实上海的郊区并不小,全市面积已经达到了6000多平方公里。虽不能和北京这样的巨无霸城市相提并论,却有着自己紧凑统一的城市节奏感。

但上海从一座县城走来,可不是一出生就这么大的。经历过数次成长蜕皮的上海才变成了今天的模样,并且大有继续向西扩张的意向。

 

中古重镇大上海

上海在地理上本身就可以看作是太湖平原向海洋的延伸。但它的形成远不是很多人想象中那样是一件极为晚近的事,在西晋时,这里就已经有了很成规模的人口聚落。当然,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海洋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运输和贸易,而是提供渔业资源。整个东南沿海,“以海为田”的远不止闽人,太湖平原最东端延伸处的居民也不例外。

市中心还是在海里
好像除了捞鱼也没有别的事可以做了

既然能够成为渔村,就有成为港口的潜质。一旦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以及航海技术得到了资本和人才的加持开始发展,上海附近的航运属性就被开发出来了

不过那时候的上海仍然是一座严重依附于太湖平原的港口,缺乏构成一个独立经济区的条件。这主要还是因为长江当时还没在东侧淤出足够的陆地,上海还没有形成一座独立城市的地理基础。

现在建筑最密集的地方
居然全都泡在水里

不过这一点很快就会得到改观。

到了元朝,随着长江造陆运动的进展,上海的箭头形状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海岸线也越来越往东扩展。这时候的上海,拥有了足够的耕地面积和人口盈余,可以提升行政级别了。元朝人设置的上海县,从行政上确定了上海的地位,而过去上海地区的上级领导华亭县,也撤县设府,被提升为了著名的松江府

元朝上海呼之欲出
只是崇明岛还只是两个沙尖尖
很快就会自我膨胀的

元朝时期的上海县城能够管控的范围是相当有限的,大致上就局限在黄浦江以西的江左拐弯处。选择这个拐角设置县城,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有着避开“反弓”的风水学依据,事实上则是为了在水文上避免城边陆地被河水侵蚀的危险

陆地侵蚀就去侵浦东吧
浦西寸土寸金

这座老城并没有成为遗迹,而是伴随着上海的成长经历了不断的翻修和维护,一直延续至今。上海老城厢最重要的景点城隍庙附近,就是过去的上海县城。而这座城市依靠着长江淤出的大片平原农田和靠近东海的渔业航运业优势,已经是一座比较重要的城镇了。

上海的宗教氛围还是很浓郁的
是本土道教继承得最好的大城市

不过由于只是一座县城,而且远离当时江南的财富中枢苏州,明代的上海县城还只是一座周长五公里的小城。要说起上海的第一次剧烈城市化和扩容,还得等到百年前风雨飘摇的时候。

农业时代
这种农业,渔业,商业,人口俱佳的地方
才是真正的宝地
图为太湖沿岸

 

 

被列强拓展的领土

外国列强叩门而入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是巨大的羞辱,但对那些被他们选中的城市而言却是发展的良机。

1843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惨败的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将上海作为开埠港口向英国人开放。两年后,觉得在上海县城做生意处处被中国官员为难的英国人,提议在上海县城北侧开设专供英国使用的租界

中英两国汗华囇号上签署《南京条约》

本来驻守县城的中国官员就对外贸协定、外交条约等西方的那一套不甚了了,听闻英国人主动提议搬到城外的乡下自然很快允诺。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国际法的框架里,这是主权转交丧权辱国的大事,也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上海一个小县城不断向外扩张的源头

从周边抠土地给阿拉

英国人要到的第一块租界,在苏州河汇入黄浦江的接口处,具体区域是在今天的黄浦江、北京东路、河南中路、延安东路围成的方块里。这片区域成陆时间不久,而且位于江河交汇之处,水文上有些不稳定,对于上海县的官员们来说价值不大。

只要不在县城里闹事
你们想哪能就哪能

但同样的地理条件,在英国人的眼里就价值连城了。苏州河上的小舟可以将英国商人的影响力扩展到太湖平原的东侧腹地,靠近黄浦江的水运条件则能够让英国商人很轻松地进入长江,进而进入东海和大洋。商业和农业用地的思维差异,就这样在上海被中英两国的官员们明显地区别开来了。而如果把英国租界算进去,此时上海的城市化面积翻了一番

抱紧了大佬的大腿

由于两江交汇处的商业价值太大,很快这里又吸引了美国人的注意,他们也想在这个水上十字路口分一杯羹。但是由于苏州河南侧明显已经成为了英国人重点经略的对象,美国人就只能跨过苏州河,在北岸建立自己的基地。最早是在今天的虹口,美国人开设了租界。很快英美两个租界就合二为一,成为了著名的公共租界。

英国有的美国也要有

外国列强当然不会乖乖地满足于原有的租界面积。随着商业贸易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洋行和与之有利益关系的中国人进入了租界,租界扩张已成必然之势。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像竞速一般在苏州河沿岸疯狂修路,并且借着修路的名义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再扩大,象征着西式城市的租界也因此越来越大。

后来法国说我也要有

到1914年,公共租界的面积已经达到了4.7万亩,远远大于仍然保持着原有大小的上海县城。不仅晚清政府无可奈何,新生的国民政府也只能默认这种国中之国的存在

租界大了木老老
已经远远超出县城的控制范围了

但这也是上海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一步。相对于老城厢里的本土中国建筑和城市规划方式,外国殖民者带来了更加科学、更为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狭义定义中的摩登上海,即今天的黄浦、静安(已扩并)、徐汇北部、长宁东部、虹口南部等地区,也就是老上海口中的“上只角”就此形成,堪称中国现代城市化的典范。

这才是大家印象中的上海

当然包裹着这些以租界为核心的“上只角”的,是脏乱差的“下只角”。鲁迅如此描述这个混乱的城市化外围地区:“倘若走进住家的弄堂里去,就看见便溺器、吃食担,苍蝇成群地在飞,孩子成队地在闹,有剧烈的捣乱,有发达的骂詈,真是一个乱哄哄的小世界。”

程乃珊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穷街》
讲的就是“上只角”和“下只角”的故事

下只角人的脾气是很大的

然而无论如何,上海已经远不只是用一个镇子或是老县城所能概括的概念。它开始疯狂生长,走上了越变越大的道路。

 

苏嘉入沪

1927年,国民政府设上海特别市,这是上海在行政上的又一个进步,从江苏省完全独立出来了。不过这个时候的上海还不够大,仅仅囊括了老城厢和租界,面积不到600平方公里。周边的县乡仍然处于江苏管辖之下,是一个经济孤岛——正如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上海苏州河以南的租界成为了沦陷区的经济孤岛一样。

民国时的大上海计划
投入大量资源的北部新市区
可惜在日本侵略战争中被毁灭

没有足够大的行政区划,严重影响了上海的城市扩张和发展。那时候的上海市政府,就已经有了疏导落后产能,希望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设置更多高端产业的意识。事实上,没有自己的农地,周边居民属于不同行政单位而难以进城等问题在抗战时期严重影响了上海市民的生活水平,人们很怕重蹈覆辙。

因此新中国建立之后,上海的扩编问题就被提上了日程。上海曾经是庇护中共中央多年的福地,也是当时受到国际封锁的新中国为数不多的对外窗口,扩张势在必行。

上海重要景点中共一大会址
后来就跑到嘉兴的船上去了

因此1958年,中央决定将江苏省上海(一个很迷的行政区划,范围主要是闵行、徐汇南部和长宁西部)、嘉定、宝山、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共10个县划归上海市,让上海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10个县距离市中心确实有些距离,以至于当地老本地人在提起市中心时,还会用“去上海”这样特别生分的说法。

来自郊区的小伙伴举个手
结果在人数和气势上
已经把市区吓尿了

而这10个县的加入,也让上海在面积上瞬间膨胀了起来,由原来的618平方公里扩张到了6340.5平方公里,在个头上有了一座大城市的样子。

不过由于这些县城与上海合并的年数不长,经济依附程度不高,大多拥有自己的一套工商农住体系。比如嘉定以汽车工业立身,宝山为重工业区,奉贤金山是化工区,而松江更是整个自成一派,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与市中心分庭抗礼

市区的不要过来
我很强的

这些外围区域参与上海市中心的分工不足,大概也是上海的郊区知名度远不如有明显功能分块的北京郊区的原因。

但既然周边近郊参与城市分工的动力不够,自然会有外部的有志者加入。

一定要和大佬搞好关系
才能提高生活品质

上海的西北边界推进到了浏河-陆渡-花桥-石浦-淀山湖一线,在条线的背后,苏州东部的太仓和昆山两地早就已经在精神上成为了上海的一部分。尤其是昆山,凭借11号线方便的交通与上海市区完成了一体化,变成了上海的睡城,扮演着北京昌平的角色。(同时带来了当地房地产和工业的投资热潮)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
是世界上单线里程最长的地铁线路

苏州人大概对此并不会表示不满,毕竟上海最早的华商辉煌,就是由他们的祖先和宁波人一起创造的。而且苏州人早就做好了用一根城际轨交,再把昆山和市区连起来,间接彻底连入上海的准备。比起广佛一体化更快速、更彻底。

苏州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小弟了

而在西南方向上,驾车通过石湖荡或者亭林,就能轻松进入嘉兴嘉善。西塘乌镇等地早就是上海人玩腻了的景点,嘉兴也很期待能够凭借江浙沪交界处的地理优势,更深度地嵌入上海的棋局。只不过上海毕竟是苏锡常的延伸,经济中心也靠北,要影响到南方的嘉兴还有一些时日。但这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在逐渐吸收稳定了近郊以后,一个囊括了苏州东部和嘉兴的大上海,其实已经近在眼前了。

你看
满满一大包上海

真的眼看就要大得不要不要了

彩蛋:今天高频出现的喜剧演员是上海人民最爱的阿庆爷叔。非土著小伙伴如果想显摆自己对上海很了解的话,只要说认识阿庆,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精选留言
  • 176
    城市越来越大,一方面确实是老天爷赏饭吃,占有天时地利,另一方面人和肯定是少不了的,后台回复“湖北省会”“江苏省会”获取文章,看其它原本不是省会的城市又是如何一步步扩张逆袭的。
  • 363
    鲁迅的《且介亭杂文》一书的名字 来源于拆开的汉字 “且”取于“租”中,去掉了偏旁“禾” “介”取于“界”中,去掉了上部首“田” 顾“且介”一词来源于“租界” (PS:啥时候讲讲北京的区域划分呗)
    1036
    作者
    还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要看的点赞了
  • 866
    说实话环上海的都是有钱地方,环北京的都成了贫困带……
  • 450
    2014年在山东寄了一张明信片到上海,地址写江苏省上海县徐汇区……还寄到了
  • 144
    作为一个至今未通地铁的陆上区,我们奉贤就想问一句,地铁五号线几时能通?
    236
    作者
    办公室里华东理工的过气毕业生看到你的回复已经哭晕过去了
  • 198
    没想到如今最繁华的地区全是租界
  • 160
    又黑我大徽京 顺便黑了一把马鞍山
  • 132
    《让子弹飞》片尾最后一句台词意味深长: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
  • 86
    大丰还有上海农场呢,南京还有梅钢呢,上海比想象中大的多得多
    120
    作者
    安徽也有飞地,似乎又是一个新的选题
  • 116
    《喜欢上海的理由》   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 带着我所有的情怀。 第一次干杯,头一回恋爱, 在永远的纯真年代。 追过港台同胞,迷上过老外; 自己当明星,感觉也不坏; 成功的滋味,自己最明白;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城市的高度,它越变越快; 有人出去,有人回来; 身边的朋友越穿越新派; 上海让我越看越爱。 好日子,好时代。 我在上海,生活也在!
    89
    作者
    这是哪里个啤酒的广告伐?
  • 98
    清末的时候上海就已经是统一的松江府地区了,除了嘉定宝山太仓崇明属于太仓州之外,其余地区和今天的上海是一样的疆域。其实介绍上海的郊区并不需要特意强调江苏划给上海十个县,一方面是整个今上海市都是江苏分出来的,另一方面联系之前的政区变动,实则是整个松江府地区逐渐完全独立而已,大家长远以来就是一体的,只是市区(上海县城)早30年独立罢了。另外,上海县是因为县城脱出独立而剩下的农业县域部分,历史上也变动了多次政区。市区独立之后,剩下来的上海县便没有原生县城了,无论是闵行、北桥还是最后的莘庄都属于临时(替补)县城。
  • 98
    哈哈 封面是阿庆爷叔和小芳现实里的老公,太多回忆了
  • 96
    2014年收到山东寄的一张明信片,地址写的是江苏省上海县徐汇区……
    59
    作者
    有点意思
  • 94
    上海是被跳黄浦江的骚猪填起来的ㄟ(._.ㄟ∠)_
  • 80
    阿庆爷叔!珍珠奶茶真好喝啊
  • 79
    有几点供参考,第一,晒盐是主要产业而不是捕鱼,现在上海市境里最早设量县治是在汉代的海盐县;第二,现在以黄浦江为主的城市格局是在明代形成的,之前是吴淞江,由于入海口的泥沙淤积,不得已明代好像是夏言组织了黄浦江的疏通。第三,现代上海的崛起既有赖于租界的形成,也来源于太平天国等历次战乱造成大量江浙难至全国富豪的涌入。
  • 71
    上海确实有明显的市中心,也就外环以内算真正的上海,乡下很多地方破败不堪,上海农村很多都是危房了都不肯拆迁。相比之下浙江的城市乡村没那么明显的差距,城市有城市的美乡下有乡下的美,相得益彰
  • 66
    近代开发上海的锡商远在苏州之上
  • 65
    嘉定人前来报到,我们去昆山太仓比进市区方便多了。
  • 50
    父母在昆山奋斗十年,我也断断续续在昆山待了十年。表示宁愿去上海的亲戚们家里也不想去苏州亲戚们的家里。因为相比之下,去上海太方便了
    63
    作者
    相城的亲戚哭死在厕所哒
  • 58
    我局偏爱包邮区,坚定完毕
  • 57
    珍珠奶茶真好喝 超市是我家,东西随便拿
  • 56
    当年能够用“大”这个字来形容的只有上海,不像现在都滥了。
  • 55
    啥时候说说苏州?一个没落的贵族,一个草根地级市
  • 52
    不知那句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还管用不?说实话上海确实越扩越大,但上海的名片永远还是老上海外滩那几条老街老建筑老风情,还有永安公司,还有王安忆长恨歌里的故事。
  • 51
    上海对苏南的经济辐射,还是很成功的
  • 43
    就商业贡献来说是,无锡人一点不比苏州人差,还有广东人,相对而言宁波人人口数量多,还有绍兴人,当然还有苏北人,上海人指的苏北就是扬州和盐城,上海户籍人口的祖籍是最多的就是苏北和宁波绍兴,之后是苏锡常,再就是广东人
  • 42
    环上海有钱,历史上这里就是富庶地方,苏湖熟天下足,再加上改开后快速发展
  • 29
    文中‘不过由于这些县城与上海合并的年数不长,经济依附程度不高,大多拥有自己的一套工商农住体系。比如嘉定以汽车工业立身,宝山为重工业区,奉贤金山是化工区,而松江更是整个自成一派,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与市中心分庭抗礼。’这些恰恰是他们作为上海的卫星城才有的,不是上海的郊县,大众会去嘉定?宝钢会去宝山?
    40
    作者
    因果关系不是那么好界定,总之最后的结果是上海的卫星城相对独立,不像北京的郊县对市区的依赖性那么强
  • 40
    阿拉是北漂的哏都人民,只想说魔都,江浙沪美女真多
  • 40
    阿庆阿德杜老板,我是江苏海门人,看老娘舅长大的
  • 39
    在临港距离市中心六七十公里,真没有在上海的感觉
  • 38
    苏州和宁波人贡献非常的大
  • 36
    郊区本地人对上海的认同感还是很强的 虽然老一辈人还会说去上海这样的话 毕竟苏南浙北本身就是一家 不论是语言 习俗 文化都可以无缝交流,另外 苏州宁波对于上海来说更像是祖先 因为这两个地方的人都是鸦片战争后最早来到的上海 比如我的祖辈就是从苏州来的 而外公外婆则来自宁波
  • 33
    等到发表上海了,满屏的阿庆爷叔,亲切亲切
  • 31
    昆山花桥和嘉定安亭交界可谓是错综复杂导致有些建筑互相盖在了对方地界上,要去安亭向阳村民自建别墅还要跨过花桥的一条路,还有安亭耶稣堂盖在了两省交界上,同时嘉定安亭青浦和花桥三者的交界也很迷
  • 30
    近代上海发展的历史,就是开放的历史,但自清末至民国上海的开放,也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不平等的贸易,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在上海无时无刻的存在。上海畸形繁华的背后,是底层劳动者的血和泪。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国民政府,有一套完整的上海发展规划,可惜被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己有的建设成就被战火毁于一旦。直到新中国成立,上海才迎来新生,唤起勃生机。 现在的上海,在亚洲范围内影响力还排在东京之后,但潜力超越了东京。 改革开放让上海插腾飞的翅膀,浦东开发区的伟大成就,就是生动的例证。
  • 30
    罗胖有一期节目讲的租界,就是拿上海举例子。曾几何时,租界对于中国人民是一种感情伤害的耻辱象征。但恰恰就是租界的存在,近距离传授给中国人商业、金融、法律等近代文明,真正成就了“师夷长技”。
  • 30
    其实,1840年上海开埠时,就城市规模而言,就已经是全国第十二大城市,虽然政治地位只是县城
  • 30
    好喜欢上海的,虽然只在上海带了一年,但是这个城市给人的包容性还是很强的。
  • 30
    喜欢听吴侬软语虽然听不懂
  • 29
    嘉兴人路过,说两个熟悉的区。 经常去金山坐22号线去市区,金山人不说“上海去”一般说“市区去”,金山话和市区区别很大,金山和市区的联系只有轨交22号线和几趟专线公交,金山区区政府所在地和上海完全是两种感觉,金山区像一个发达的海滨小城,若住在这儿,很难有我在上海的觉悟,虽然以前以化工而著名,但现在的绿化相当好。 以前我再杨浦工作,住在宝山,宝山和市区联系很多1号线、3号线等都能通到宝山很偏僻的地方,靠近杨浦的地方感觉这边就是上海,这边有上海多座著名的大学。去过宝钢总部所在地,那边是一号线最后一站(富锦路),感觉那边像个破落的小镇,但是沿着地铁旁边造起一幢又一幢新住宅楼,这是要做睡城的节奏。
  • 27
    大上海最大的特点就是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 27
    地铁还是建的不够长,我们去市区还得坐火车
  • 25
    静安没被撤!!qaq是(xia)闸(zhi)北(jiao)被撤了并入静安惹 好歹写成"老静安(已撤销)"嘛qwq
    19
    作者
    好啦好啦,手滑,已经改了
  • 24
    自古就是江苏省松江地区的上海县,上海以前就是一个小县城,逐渐壮大后来合并了浦西和浦东,又把老大松江吞了,还吃了苏州的嘉定宝山,最后吃了南通的崇明县和长兴岛。以及苏北盐城大丰区还有上海农村,都是上海户口属于飞地。所以现在的上海市比以前很大了,横跨江北崇明。上海近代移民也是江浙为主,特别江苏最多,本来就是江苏分出来的。
  • 23
    长江是中国的一条龙脉,上海则是这龙脉的精髓所在。远的不说,就说特斯拉在上海建厂,配套工厂必然沿长江一路向上兴建。上游汇聚的能量最后又到达上海,想想都激动。
  • 23
    松江变上海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 23
    说句很多人觉得无聊的话,嘉兴的未来真的是好看的。
  • 22
    现在上海核心区的房子依然强手年初还有9万一平的都是半日光,现在基本10万,3000-5000万开了也没了。都不知道哪里有这么多有钱人的
  • 22
    吃好晚饭看电视,听我阿庆讲故事。
  • 21
    谁能想到,正是近代百年屈辱史,才造就了如今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还有一个省会城市异曲同工,那就是哈尔滨,百余年前还只是个小渔村,因为俄国人想控制东北修建的中东铁路而繁荣汇集成为大城市。
  • 21
    再见北京 你好上海
  • 21
    “因此1958年,中央决定将江苏省上海(一个很迷的行政区划,范围主要是闵行、徐汇南部和长宁西部)、嘉定、宝山、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共10个县划归上海市,让上海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段并不久远的历史,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这也正是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基因使然。
  • 20
    上海移民最多的应该是苏北人,我们长江北岸每一次洪水都逼迫大量失房失地农民逃往上海求条活路,哪些早期的包身工都是苏北逃荒人群体,至今苏州河沿岸尚存的老弄堂里老大爷,老大妈都是一口的苏北口音!
  • 20
    现在中国的城市基本同质化,我前几天第一次来上海,竟然没有什么新鲜感,感觉与中部省会一样,只不过上海财政更多把城市打扮的更加精致罢了,但是对于极简主义的我,却感觉上海市区很杂乱、压抑,庆幸自己只是在上海短暂逗留。
  • 20
    建议我局可以出一篇关于上海工业的文章,从洋务运动造船厂到民国的轻工业和抗战后龙华兵工厂,再到前三十年里上海工业技术支援全国与上海轻工业产品在计划经济时代制造出的赫赫威名!
  • 20
    上海的地名,来源当时一条河的名字:“上海浦”。 上海的简称“沪”,来源于当时的一种被称为“沪渎”的捕鱼工具。 上海从一个小渔村起步, 宋朝“熙宁七年”设置上海镇, 元朝(1292年)设置上海县, 民国时期(1927年)设上海特别市。 1949年,设上海市。 进入21世纪, 小渔村变身国际大都市。 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入海口的上海, 正展露全球城市的光芒,熠熠生辉。
  • 20
    做为出生在上海奉贤县的黑龙江人 过着奉贤有房 大庆有工作的生活 上海真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 连我爷爷这样的乡下人 大革命时代还掩护过革命领袖出逃 神奇吧
  • 20
    一个码头,靠海运线发展起来,我看现在上海海运也慢慢的就消失殆尽了,转折金融中心。想模仿当年的华尔街,现在的航海线都跑到舟山那边去了,那边搞不好外贸又会热闹一阵子。
  • 18
    看老娘舅长大的举手!!!
  • 18
    上海地区的中心地带在清朝已经因为苏松太道转移,江海关的迁址,南北洋货物交换,从松江府城变为上海县城。清朝中期上海是国内贸易第一大港了!
  • 18
    看到封面自动播放主题曲: 我们的上海我们去创造 这一生要过就做到最好 我们的上海我们去创造 生活在这里上海多美好
  • 16
    珍珠奶茶真好喝!! 竟然写到我太仓了 真是佩服佩服 不多说,太仓的公交卡能在上海通用,但是太仓的公交卡不能在苏州市里用,所以作为一个苏州乡下人对上海反而熟,而去苏州的次数一个手数的过来…
  • 15
    阿拉老上海人,点赞点赞,真是从小看到大,发展快啊,为上海人自豪。
  • 15
    《老娘舅》的截图真戳心!上小学的时候就跟着外婆外公看阿德阿庆上海话启蒙片!
  • 14
    久仰城隍庙大名去年特地去逛了一圈,结果大跌眼镜简直一义乌小商品市场,南京夫子庙也差不多这种情况,景点同质化泛滥。
  • 14
    上海实在是太大了,到临港来上一次班,比出一次差还要命。
  • 13
    马上苏州的地铁穿过昆山市政府,直抵花桥。到时候长三角地带巨无霸就产生了。相比广州过东莞抵深圳的地铁线更宏伟,更彻底。
  • 13
    相传当年是因为嫌昆山穷才没有并进上海的,现在时代都变了
  • 13
    上海: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
  • 13
    嘉兴的轻轨马上要动工了,连接嘉兴嘉善到松江金山,嘉兴的房子就这样涨起来了
  • 12
    我爱上海,更爱听上海话,滑稽戏、海派清口、沪剧、情景剧都是我的最爱。上海话吴侬软语,是中国三大最强势的方言(吴语、闽南语、粤语),也是中国最好听的方言,是整个江浙沪吴语区的普通话、通用语。本人苏南宜兴人,我心目中的上海是全中国最好的城市、没有之一。
  • 12
    不过文学作品及影视中的民国上海情怀不可取,好像割裂了上海和中国,展现的是殖民地的东西
  • 12
    阿拉老上海(荷兰话倒口)~ 有发展潜力或者获得政策支持城市有天然的扩张性,好像近期深圳也要扩大行政区划,希望城市管理者能够提升管理水平,炒鸡大城市的管理真的是非常考验执政能力的~
  • 11
    现在终于弄明白了来龙去脉,原来整个上海市都是江苏省分出去成立的。可以说,江苏省为上海市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那么就请上海对江苏更好些,好吗?譬如说:高校招生时对江苏考生多些政策倾斜,这应该不太难吧!特别是在医学教育方面,两者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江苏考生渴望得到更好的医学教育!
  • 11
    中华路人民路围成的一圈就是上海老城厢,那里有着很多有趣的地名和路名。 上海县与上海曾经是两个地方。曾经的上海县,就是如今的莘庄和以北地区。 上海是江南(苏州,杭州,无锡,扬州和其周边城市)、北方沿海(连云港,青岛,天津,大连等)和外国金融工商势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的人,住在了上只角;有的人,涌入了下只角。几代拼搏挣扎,来自不同阶层,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拥有了共同的名字——上海人。 这里和很多沿海城市一样,是在中国的近代苦难中崛起的。重要的不只是经历了什么,也有在经历中获得了什么。 没能杀死你的东西,只会让你更强大。
  • 11
    昆山早在九十年代就大力发展工业了,原因很简单:离上海近,比上海便宜。以当时的物流条件,昆山已经是工业延伸的极限。从那以后,昆山牢牢抓住工业,一直是小县城的典范。但是,上海发展更快。昆山太仓早晚会融入上海都市圈,虽然行政上,他们还是苏州
  • 11
    上海其实不大,北京也一样,只是走起来比较累而已
  • 11
    向东地理扩张,向西地缘吞并,魔都应该还会越来越大,总有一天爬到南京隔壁去。。。
  • 11
    天时地利加政策
  • 10
    我局的文章确实偏爱江浙沪皖啊,印象中江苏的连云港,盐城,南京,苏州,安徽的蚌埠,马鞍山,铜陵都被写过了
    5
    作者
    你确实是真爱
  • 10
    新上海人 想当年硬是靠着老娘舅三个月听懂上海话,虽然还是说不了洋泾浜,阿庆阿德美娟呐,13年前的事了!
  • 10
    南汇人表示,往海边走走就到了浙江舟山
  • 9
    作为一个昆山的年轻人...表示去上海比去苏州还方便....的确昆山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附上海和台商,11号线直通花桥,也让花桥扶摇直上。苏州现如今规划实施s1与昆山直通,怕也是想经济一体化吧。但是上海的房租还是贵的离谱啊...下个月的房租还在飘啊.....
  • 8
    要不给球局一个话题~「那些跨江而治与划江而治的城市们」 说到生分,作为武汉郊区的居民对武汉也是一样,去市区也常“去武汉”、“去省城”后来说“去市里”、“去汉口”再后来“去市区”。各郊区当地的自我认同挺强,对武汉的认知大概是武汉市人而非武汉人,觉得武汉人就是汉口、汉阳、武昌中心城区的人,而且我们的方言和武汉话很大不一样虽然能听懂,我们那一片是江淮官话黄孝片,武汉话是西南官话,江夏有部分是说赣语大通片。后来郊区郊县的概念变化了,市区/城区叫「中心城区」,郊县区叫「远郊城区」或者直接「远城区」了(哈哈,我们也是武汉的城区、城区人咯?!ಡωಡ)。 而且武汉是最早把所有县都撤县设区的城市吧,二十年前全部改制为“区”,武汉对发展卫星城还挺好的,与各远郊城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且全市的乡镇建制除了特色“乡、镇”,基本都改为“街道”,真挺超前的,这样一来几乎都是城市用地了
  • 8
    如果把中国比喻成大盘。将上海比喻成一只个股。那么中国的近现代走势就是下降趋势。而上海,则进入了上涨趋势。当中国这个大盘,开始止跌企稳的时候。上海这一只个股则进入了主升浪,由此变成了中国的一线城市。
  • 7
    海岸线的扩张,为今日上海核心城区的繁华埋下伏笔,也让昔日青龙港的车水马龙淹没进历史的尘埃。
  • 7
    上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以互联网为依托,让旧有产业不断地更新换代,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实力雄厚的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行业,这是上海经济能够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的根本途径。
  • 7
    哈哈哈哈还有阿德哥了嘉善人童年的回忆,希望嘉善各方面能搭上上海这条高速列车,而不是只有房价
  • 7
    珍珠奶茶真好喝啊~~~
  • 6
    上海还有一个向北扩张的方向。除了苏通大桥、沪通大桥(在建)和崇启大桥之外,江苏一直在摩拳擦掌想建更多的桥。一旦崇明地铁通了,南通地铁很快就会建到崇明。
  • 6
    南汇人表示,上班还是去上海,上海有两种地铁,16号线和其他线。南汇以前就是晒盐为主业的,地名很多与晒盐有关的,另外就是真正的上海的大农田,出名的不是工厂,而是水蜜桃和西瓜甜瓜。
  • 6
    坐标上海 其实现在上海的郊区也发展的不错了 而且22路半小时直达市中心 所以现在城市和郊区也不会有天壤之别的感觉了
  • 4
    《喜欢上海的理由》,这是立波啤酒的广告歌词。当时很流行的,曲子好听歌词朗朗上口,回忆杀来一波了。
  • 4
    明天可以跟食堂阿姨掰扯一下为什么他们叫去市区叫去上海了
  • 3
    环北京也不能说都是贫困带吧,首先毕竟北京是国家政治中心,其次天津唐山经济并不差,只要北京去经济功能化进一步实行,周边迟早被带动起来
  • 3
    地球君也看《老娘舅》啊,珍珠奶茶真好喝哦~
  • 2
    现代物流改变了上海!上海是长江流域的龙头!珠江流域也是类似情况!但是黄河流域情况不一样,被京津唐周边优良环境取代,例如青岛市发展很好!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