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子明 | 帝国的命运:教育升级与消费升级

到了中秋假期,按照惯例,是我打游戏的时间,因此,也跟大家聊一聊我从玩游戏中获得的一些领悟。

这两天,一直在家里玩一款名为《维多利亚2》的游戏。游戏的背景设定,是大英帝国鼎盛的维多利亚时代,从1836年英国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工人运动,一直到1935年希特勒上台后撕毁凡尔赛条约,掀起二战的帷幕。

这100年,是日不落帝国最辉煌的100年。

游戏中,玩家控制自己的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之下,引导国家实现工业化,完成政治体制改革,与全球的列强们进行外交、政治、军事、经济的整体博弈。

由于游戏高度模拟了外交、政治、经济和军事之间的关联性,使得游戏上手难度极大,堪比一个大型操作系统。但也正是由于逼真,使得玩家也会面临到现实中政治家需要面对的种种选择。


这个游戏的自由度很大,每个玩家都可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是老游戏玩家,在开始国家的统治和运营时,第一件事,基本都是大规模的拉升国家的教育投入,并将国家焦点政策确定为提升教育。

这么做的逻辑很简单,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定向投放于教育,以及国家政策性的引导,使得教育工作人群数量大幅提升,因此也导致民众的教育水平(识字率)大幅提升。

一方面,教育水平高低,决定了低效率农业人口转化为高效率工业人口的速度,毕竟文盲是无法从事蓝领的机械工作的,而更高教育水平的职员,又会进一步提升工业的效率,使得工业产品更具备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民众的教育水平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直接挂钩,拥有高教育水平民众的国家,科技发展速度快,大量发明和创造远比其他国家快,使得国家在工业、军事、外交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

而这些国家优势又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继而市场的利润又促进国家的工业、军事、外交方面的发展,最终,在正反馈之下,使得国家、企业、民众三方共同获利。

因此,维多利亚2中的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而玩家们想要让自己的国家后起追上,第一要务就是加大教育的投入。

而对比游戏,新中国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颇有相似之处,第一代领导集体全力推动消灭文盲,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人口,奠定了中国制造的基础。第二代领导集体强调高等教育,大幅提升了制造业的竞争力,能够参与国际竞争。

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制造业发展的奇迹,更是教育发展的奇迹,两代领导集体推动的教育,分别提供了全球规模最大的蓝领工人和白领职员群体。

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实力的竞争,就像小平同志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未来如果想要和美国直接竞争,选择也只有一个,那就通过教育,建立一个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教育科研体系。

而看着国家这一年来的一系列动作,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政事堂自十九大以来,就特别看好中国的教育行业发展。

因为,无论被什么表象包裹,这场竞争,科教才是真正驱动的内核。

就像昨天文章说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其他领域都在全力推动,不可能发动机撂挑子。所以,未来教育的推动,是有进无退。


而且,教育除了提升生产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是提升消费能力。很朴素的来看,教育水平越高,接触的事物也就越多,消费的欲望也就越强。中国从70后一直到00后,每隔10年,消费意识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资本主义的历次危机,直接体现就是生产过剩、消费不足。

因此,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来刺激教育,以及教育升级所直接带动的消费升级,就是一条越过经济危机极佳的路径。

其实,教育和消费升级的风口不难找,“家电下乡”的拼多多,“资讯下乡”的趣头条,以及“贷款下乡”的趣店,这些不到两年就奔IPO的超新星,本质就是通过“互联网+教育”,推动这些原本没啥消费欲望的人消费升级。

这些超新星的本质,不过是教育升级和消费升级这政策风口的一群“猪”罢了。

而这个风口,其实才刚刚刮起来。


那么,教育如此好用,为什么现实中全球很多发展中国家没有像中国这样大力发展教育呢?甚至全球超级霸主的美国,这几十年来,都在大力遏制国家的普惠教育呢?

就像《维多利啊》游戏中,所有的政策有利必有弊,发展教育也是一柄双刃剑。

教育水平提升后,民众的多元化思想和物质需求也都大幅提升,前者会积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后者会向政府要求更多的福利和利益诉求。

前者可以参考2010年开始的阿拉伯之春,十余个国家震荡,上百万人死亡,上千万人沦为难民,上万亿美元的资产损失。

而后者,可以参考2016年被锈带工人推上台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替这帮工人们四面出击,寻找更高的待遇。

本来呢,游戏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是可以满足民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的。但是,制造业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需要一方面寻求原料市场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寻求广阔的倾销市场。

譬如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在全球拥有大量的殖民地,可以掠夺和垄断原材料并进行产品倾销,控制了棉花和染料,就可以垄断从织布、制衣到高档服装一整条的生产线,就像如今美国的互联网和芯片一样独享高额利润,使得其他国家很难染指。

但是,后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教育发展起来,制造业迅猛发展之后,都会面临,一方面原材料严重短缺,另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德国日本意大利这三个后发展的工业国,由于错过了非洲,在二战期间,无一不是被原材料和市场逼着,走上了纳粹的道路,庞大的制造业产能无处消化,只能向军工转移,通过侵略以战养战。

所以呢,玩维多利亚2的时候,殖民地和经济势力范围,永远是列强们争夺的重点。玩家对本国的教育程度和工业规模的宏观把控,往往是取决于未来能够拥有多大规模的海外市场。

政治家们只有确保了海外原材料和倾销市场的情况下,才敢于加强教育投入和工业扶持。否则,盲目扩张之下,大规模的失业工人,就像阿拉伯之春那样,分分钟举着镰刀和斧头,教各国政府做人。

所以呢,对于网上某些先喷我们在非洲“乱花钱”,接着喷中小企业生存困难的喷子,我真特么的想喷他们一脸。

海外的原材料和市场,决定了我国制造业的总规模。确定了海外市场规模之后,宏观调控者才敢于确定国内经济刺激计划的规模。这之后,才能够确定面对全球经济下行,供给侧改革之下,研究出我们能保留住多少中小企业的产能和就业。

这道理同样反推回去,未来外海势力能扩张多大,也就决定了教育的投入力度有多大。只有相匹配,这样才能维持好这个平衡。

更不要说,随着维多利亚2游戏进入后期,像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和奥地利帝国这样国内拥有大量分离势力的国家,高教育水平不啻于是一种灾难,将导致帝国的分崩离析。

但是,追赶世界第一的大方向是不会变的。

所以,政事堂判断,中国未来的教育政策,在博弈之后,大概率会进行双轨制。

在一线城市和部分强二线,对标美国的常青藤学校,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大学,依赖资本,追求效率,为科教追赶美国提供动力。

而三四线乃至农村,则全力打造公立的普惠式教育,以国家财政倾斜追求公平,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所需要的市民与消费。

因此,未来二十年,城市的选择也将决定了个人的发展方向。

嗯,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一句话,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精选留言
  • 127
    日本的教育已经达到世界的顶级,为什么日本还是失去了二十年?还有为什么不说说日本?难道不值一提还是另有隐情?
    1006
    作者
    正是因为顶级,所以才有资格失去二十年,而仍然是全球第三.......
  • 406
    教育腐败,非治不可。过年过节,重点得送。不然遭怼,吃苦在子。深受其害
    995
    作者
    教育送礼的本质,在于公立教育过低的价格严重脱离了市场
  • 432
    我们这许多乡镇原本没有公立幼儿园,基本都是私立的。然后这两年以来,几乎所有乡镇公立幼儿园拔地而起,基础设施与环境真的令人惊叹,最重要的是学费只有1000出头。许多乡镇的私立幼儿园立马进入垂死边缘。
    753
    作者
    是哪里?动作这么快?
  • 133
    教育是把双刃剑,分析的鞭挞入里。教育也是很多学科,未来什么学科就业前景好?
    670
    作者
    穷工富文
  • 91
    我们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学而不思则罔,缺乏质疑精神。以色列才几个人,拿了多少诺贝尔奖,民国时教育才投入多少,但是产出了多少大师。都想做马云,没有人去学任正非。
    593
    作者
    其实,民国教育投入是非常夸张的,那些大师的月薪都是好几百的大洋,换算一下相当于是现在的月薪几百万.....
  • 87
    中国现在的教育水平是比以前高了,但是长期以来也才刚刚过GDP的4%,教育水平提高后民众思想多元化导致的积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想这才是高层迟迟在教育投入上有所保留的一个重要原因
    543
    作者
    中国虽然只有4%,但是基础教育却拥有很多国家8%都达不到的效果,主要还是传统观念下,大量公立老师无私的奉献。
  • 488
    明公,太祖时代的普惠教育,为大规模培养人才奠定了基础,很多逆袭的屌丝变成了中产,却在骂太祖的应试教育,为太祖可惜。因为是普惠,怕受教育的浪费资源,所以才用了应试教育,强行灌输。都在鼓吹精英教育,真的好么?我祖上在清末出过同进士,举人,教瑜,是因为家里开盐铺的。感觉精英教育真的不是屌丝玩的
  • 388
    今天, 和母校教師學院的學弟學妹們, 深入探討, 給全國167000所小學、52000所中學, 支教的安排。 感觸特別深。 都已經是長三角211了, 教育質量垃圾到令人髮指般恐怖, 重新再出發, 為中華之崛起爾教書。 到時候, 一定請子明導師親臨訓導。
    434
    作者
    不敢不敢,“為中華之崛起爾教書”,因这句给你点赞!
  • 347
    多说两句吧,这次不是以一个民族主义者的身份说话。 教育的确对国家稳定是一把双刃剑,但是对人类文明来说基本上单向有益,甚至可以说是发展的前提。 教育的前提是有能够用来传授的载具,譬如纸莎草、粘土版、竹简。所以欧洲的文明相较于其他的晚。其次是能把空闲的人口挤出发展,就像美索不达米亚的河流哺育了充足的粮食,才有了乌鲁克;黄河和尼罗河同理。 现在的情况是空闲人口是国家不稳定的因素,本质上是由于资本什么什么的。空闲人口如果获得教育那么他们也会追求,这对国家来说肯定麻烦。 但是对文明来说呢?教育可是让文明向上攀登的前提呀。内卷的梦魇一直徘徊在昆仑山以东,就是没能探索。 维多利亚只是个游戏。什么时候我做个游戏,通关条件是人类飞出太阳系,说不定明公就会埋怨“傻X国家抑制教育劳资怎么研发航天飞机”
  • 160
    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国家对穷人和教师的态度,跟所谓资本和政策没有一丁点关系,对穷人的态度决定了大部分学生是按照自己兴趣去学习还是为了避免陷入穷困潦倒的穷人阶层而去功利的学习。对教师的态度就是把教师当成一个雇员还是变成一个热爱课堂和奉献自己的对知识绝对理解的教师,不改变的话,我以我十二年教师生涯担保,一切改革都是扯蛋,一切所谓的资本家办教育都会演变成类似p2p的骗局。
    344
    作者
    资本家办教育会变成门阀,而不是P2P的,不要小瞧资本家们
  • 56
    请问明公。本人幼师一枚,学美国的学前教育。手续可以办下来的话,未来的一线和二线做私利高端幼儿园,三四线城市做惠普幼儿园。是不是比较有前途。
    334
    作者
    三四线搞普惠的,你恐怕竞争不过赔钱的公立.....
  • 313
    还想听明公和他幼儿园儿子的对话故事…
    289
    作者
    真的么?......
  • 41
    明公怎么看瑞典辱华的事儿?
    278
    作者
    醉翁之意不在酒
  • 64
    看正文、点广告,留言求上墙,请教明公,农业有盼头么,在18线城市拿下了一个小果园,距离市区很近,20年租期,迷茫的一逼
    277
    作者
    小农业在于特色,拼产量肯定是不行的了
  • 73
    今天的广告竟然是英语今天读完明公的文章,发现以前的文章都是一脉相承,今天才豁然开朗感觉大大们真是不容易啊,一边为国民谋福祉,一边还要挨骂。
    248
    作者
    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人收益,一部分人受损,骂和赞誉都是正常的事情,长远来看,能否做大蛋糕,拼增量,是政治家需要做的事情,其他的交给市场。
  • 214
    教育是给人一对思考的翅膀。但是最怕是:有两b钱,没点b数的时代,在不该飞的时候瞎飞。
  • 40
    目前刚在中石油下属分公司基层上班,上了一年班后觉得本科还是缺乏竞争力,目前打算辞职去外国上研究生,但是目前的国企工作扔掉又觉得可惜。明公觉得在现在的环境下,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还需要专门去提高学历吗?现在很迷茫
    208
    作者
    现在还是可以读一些在职的吧,国企时间充裕,正好可以两不耽误?
  • 81
    归根到底在一线买房子才是跨越的关键
    206
    作者
    是一种选择,并非关键,过去20年的黄金期过去了,现在再拼的难度大太多了
  • 195
    很朴素的来看,教育水平越高,接触的事物也就越多,消费的欲望也就越强。中国从70后一直到00后,每隔10年,消费意识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资本主义的历次危机,直接体现就是生产过剩、消费不足。 ———————— 注意:是“生产相对过剩”,“生产相对过剩”不是生产的产品太多,消费不完,而是人们没钱买不起;不是人们消费欲望不够,而是消费资格不够。
  • 95
    阿拉伯之春的内部原因,还是中东国家普遍失业率太高。大学毕业生都没法糊口,除了举大计还能干啥?所以说,要保证社会稳定,产业升级必须跟上教育升级。
    184
    作者
    中东没办法,体制决定了不敢大规模搞教育,然后手工业又被制造业冲击的一塌糊涂.....
  • 34
    林登万~ 玩钢三最烦的就是林登万了。 广袤的土地上总是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子~ 不知增加教育投资的资金从哪里来
    175
    作者
    最近明星还有很多企业之前偷漏的税.....算是吧....
  • 80
    归根结底一个原理: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好工作的要求越多。只有开拓海外市场,才能为国内制造源源不断的高薪好工作,教育出来的精英才会为国服务...
    171
    作者
    嗯,玩游戏的时候,看着高识字率和觉醒的人拼了命的往美国跑,很郁闷啊.....
  • 83
    学术自由如果得不到好的保障,光砸钱也难成一流吧。别弄出一撮韩春雨来。明公觉得高校体制会有进一步动作吗?
    170
    作者
    必然啊,我之前不是写了么,暑假的时候,天官拜访了院士们嘛~~~
  • 166
    原来收割韭菜可以包装成“互联网+教育”,佩服佩服
  • 159
    三四线和农村教育欠账很多。搞好这些地方的教育至少一举三得,除了给钱多找出处外,也是源源不断提供未来发展的蓝白领人才,为国家各方面升级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更重要的是适度打破当前阶级流动藩篱,使中低线提供一个向上流动的机会,这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 153
    之前看了您一篇文章,后来又看了教育部发的那个新闻。我跟身边几个打算考教师资格证的朋友反复强调说,今年再苦再累,一定要把这个资格证考出来。后来马老板教师节那天宣布明年卸任去当老师之后,他们几个深信不疑了。国家政策趋势其实就是一个风口,看谁能飞得起来而已,大佬有大佬的飞法,百姓有百姓的飞法。
  • 149
    三四线和农村是缺乏高等教育的(学校太少),在应试教育下,一二线的高等学府会吸引走三四线涌现出的人才。三四线享受了财政倾斜的普惠性教育,人员素质大幅提升,同时又会给一二线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最终实现双轨制下的双赢,这个才是决策者想看到的结果吧。
  • 33
    苏州蔚来体验店已开业,点击广告关注。 学区房以后是越来越抢手,还是慢慢被淡化。小孩明年幼儿园。
    142
    作者
    市场经济决定了,经济强的那些城市,不可能被淡化了....
  • 79
    是不是意味着一线城市好的大学附近房产是可持的?在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情况下。
    139
    作者
    我认可这个观点
  • 135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成都西安就是常青藤基地。。。
  • 45
    今天用支付宝买了麦当劳,晚上的广告竟然就是麦当劳,有进步,再也不是之前随便乱推的了。
    130
    作者
    感觉,我说完马化腾也会被倒逼改革之后,腾讯广告的推荐精准度大幅提升........
  • 36
    明公,“穷工富文”怎么理解?追求技术不是更侧重于理工类的发展吗?粤多所高校都在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建设,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生,有些迷茫,望明公指点一二,点广告支持!
    129
    作者
    “穷工富文”,这是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情况下,进行的选择。
  • 29
    这一说阿拉伯……广告立马,迪拜,三,四线普惠教育……那私立学校不就没有市场了?
    123
    作者
    低端的私立,很可能要凉凉,高端的机会还是存在的
  • 49
    想起来,我们真的步入这个双轨制的话,到底是资本的力量还是党员肩上的责任
    122
    作者
    所以,目前党要在学校加强支部建设啊
  • 56
    明公太喜欢用双轨制了,什么都是双轨制。。。万能膏药~
    121
    作者
    我文章中很少有表态我喜欢什么吧?喜欢双轨制的,是目前的政策制定团队.....
  • 41
    浑身散发着鸡屎味的阿肯色小子,是靠着美苏争霸白热化,获得了从四线小城市进入盟校的机会;又是靠着美苏争霸结束举国转向经济、科技大发展,获得了上台的机会与历史地位。 请教明公,这样的机会,我天朝的四线穷小子们有机会再次遇到吗?
    121
    作者
    有,目前北大清华被强制的两个计划,就是针对性的。
  • 51
    这么多人为制造的计划,不知道能不能一一对位,环环相扣,如果其中一条脱了后腿,是不是满盘散沙
    104
    作者
    嗯,最近几天的文章,基本上能看出来改革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能够腾挪的地方真的不多了。
  • 52
    明公开始鼓吹教育市场化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可逆转
    99
    作者
    鼓吹和预判是两回事儿
  • 99
    不解决海外原材料和市场(Qing Xiao Di)的问题,就盲目升级教育科研和工业产能的国策树…怕是要爆林登万和林登图… 不解决好林登万和林登图…就等着爆李德胜吧…
  • 44
    维多利亚从来都是第一阶级免税,二三阶级重税,还得出口补贴,财政真是艰难...
    88
    作者
    玩到后期,真心是伺候祖宗累成狗.....
  • 76
    明公的文章总体很不错,但这一篇恕我直言,太牵强,而且想表达的观点~~是要以教育加剧阶层固化么?还是让三四线成为所谓普惠公立教育下的“工蚁”基地?
    86
    作者
    我很少表达我的观点,我一般都是在进行推测。观点的文章,一般都很短,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儿,没必要这样用历史来论证
  • 47
    其实dead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就比如改革不到deadline很难改
    86
    作者
    deadline对我也是第一生产力,每天直到吃完晚饭才会开始坐在电脑旁边拼命去码字.....
  • 82
    “科教兴国”是长者在1995年提出的~
  • 76
    明公说的太对了,仇和仕途第一站小县城宿迁沭阳学校私立多公办少,百姓怨声载道,现在政府加大投入,建多所学校补之前的欠账,公立高中已经免费,私立学校日子不好过了,还不思进取,往精品学校发展,等政府收编呢
  • 65
    维多利亚的秘密:按教育周期,教育能解决的是未来15-18年的问题。通过教育解决现存的问题,就要着眼未来,从产业的未来定位倒推现在教育的方向。从幼教升级,升档12年义务教育,拉宽大学专业教育的教育,到教育普惠性与创新需要两者的前瞻平衡布局。
  • 64
    明公敢不敢把头像换了,都要猪年了,
    63
    作者
  • 60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化并结成扩张集团,最终把解决产能过剩的希望转向国外市场,向老牌资本主义帝国发起了争夺殖民地的战争,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
  • 56
    前些天的《北京宣言》和投资额度,定下了今后许多年对非洲市场的培育和我们企业的机会。而这些,需要国内各链条的整体协作,单单依靠国企不可能都拿下来。
  • 34
    想去塞尔维亚,点出来的广告是迪拜
    55
    作者
    也许,迪拜有能满足孩子愿望的阿拉丁神灯? :P
  • 55
    对于网上某些先喷我们在非洲“乱花钱”,接着喷中小企业生存困难的喷子,我真特么的想喷他们一脸。 海外的原材料和市场,决定了我国制造业的总规模。颠倒下更好。
  • 54
    听着和邓大人的先富带动后富一个味道!果然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 52
    就是喜欢看赤裸的预测!双轨,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解决各领域顽疾的新法宝。
  • 47
    忽然明白了增量需求的本源
  • 47
    红领巾高举小平,说明不管是红是蓝,不管黑猫白猫,能够全面富裕就好。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顾子明 | 帝国的命运:教育升级与消费升级》有一个想法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