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子明 | 加税减税背后的产业升级逻辑

昨天,财政部公布了18年前7月财政收支情况,按照官方的话说,深化增值税改革后,减税降费效果加速显现。

可是看一下数据,前7月全国税收收入107709亿元,同比增长14%,国内增值税38902亿元,同比增长14.9%,税收增幅远超GDP的增长,自然引来了网友们的嘲讽。这到底是加税还是减税呢?

其实,调侃政策是没意义的,真正重要的,是明白政府税收调整背后的逻辑,然后顺着逻辑搭政策顺风车,才能从中获益.......

记得前些天我在写经济体制改革文章时,就说过一个概念,就是减税与加税的同时进行,并不矛盾,甚至还非常合乎逻辑。

这个逻辑的背后,就是针对所有的旧动能加税,对新动能减税(补贴)。目前国内减税政策非常明确,一个是针对科研的减免,一个是针对增值税,两者面对的,都是倾向于新动能

科研大家都能理解,那为什么增值税减免也是服务新动能呢?

昨天的文章中,解读了英国从制度上为什么超越了荷兰。今天再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一下,顺带解释增值税的逻辑。

17世纪海洋贸易中,低地的荷兰缺乏资源,其发展商业的优势,在于其绝佳的地理位置,不仅有天然的深水不冻港,出海对面就是英国,处于斯堪的纳维亚和伊比利亚两个半岛的中间,而且地势平坦,通过莱茵河水道连接德国、法国、奥地利。河运与海运的交汇,诞生了荷兰繁荣的商业。作为海上马车夫搞中转贸易,荷兰的市场份额一度占据了整个欧洲的八成。

而后崛起的英国,其特产是羊毛(不列颠)和棉花(印度),两者均可以在产业链上升级为纺纱、织布、服装、高级服饰等一系列的产业链和劳动力的自循环,其中,越高端的产业链利润越丰厚。

而荷兰就像西欧国家那样,小麦只能酿啤酒,葡萄只能酿葡萄酒,鱼和牛也都只能直接买,这就导致了英荷两国的产业走上了两个极端。

荷兰做的是一次性的买卖,随着贸易的大规模进行,信息越来越透明,利润只可能越来越薄,而英国的产业链的不断升级,使得竞争对手越少,利润越丰厚。

因此,在四次英荷战争中,英国是越打越强,荷兰越打越弱,英国对缺乏工业体系的荷兰一封锁,只懂做贸易的荷兰就傻眼了。

最终,通过战争掠夺了荷兰的殖民地之后,英国开始向日不落帝国迈进。

英国国家势力迅猛增长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个重点,就是英国商人们形成了一个坚固的联盟。而他们团结的原因,则是英国的的工业是产业链,任何一环都不希望自己的上下游出现崩溃,因此会进行相互的扶持和技术输送。

我们拿苹果在中国的组装厂也能看出来,整个苹果的上游厂商中,一大半都集中在中国,因此苹果工厂(富士康)离开中国的成本就极为高昂,而随着我们在液晶屏等领域一步步的攻克,最终整个产业链都将完整的在中国形成。

整条产业链整合,将极大的降低整个行业的成本。因此,换一个角度,中国政府不惜重金扶持产业链最下游的富士康在国内上市,也是希望将整条生产线,能够一直保留在中国并不断扩张。而正是国内强大的配套能力,使得华为、小米、OPPO、vivo压缩了成本,具备了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因此,中国的营业税改增值税,减税主要是针对产业链,有利于产业链富士康等一系列处于产业链条中下游的企业,正是他们带动产业链的同时,也带动了大规模的就业和出口。因此减税和政策扶持是一个很合适的买卖。

而在营改增政策下,那些无法融入到产业链条的企业,不仅没有政策补贴,税负将大幅提升。

其实,对比当年英荷争霸,就很容易理解,现行的增值税是支持英国产业链型的新产能,并遏制荷兰一锤子买卖型的旧产能。同样,目前积极中国政府也是通过税收的杠杆,对新旧动能区别对待。

甚至一定程度上来说,目前的政策,就是通过向旧动能征税,来扶持新动能。所以大家做生意的时候,尤其是向新领域扩张的时候,分清楚新旧动能真的很重要。

国家强力支持新动能的背后,则是因为资本永远都是跟着新动能来走。

譬如十五至十六世纪,爆发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朝,其市场规模是全球的一半以上,因此,中国的经济自然就能决定全球的经济,中国的货币也就会成为全球的货币。所以,万历十五年期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确立了白银成为中国官方的通用货币的同时,白银也就成为了全球的通用货币。

而白银能够成为硬通货的背后,是中国当时的茶叶、瓷器、丝绸“三大件”,就是当时全球的新动能,由于欧洲无法达到其生产的体系,因此逼得他们从非洲抓人去美洲挖矿,换回来的金银向中国购买“三大件”。

本来呢,这些金银如果细水长流,最终会统统的被中国的三大件的消费品吸走。不过,美洲的金银实在是太多了,大量运往欧洲之后,相当于一轮货币大放水。

这轮放水这使得欧洲的领主们有了钱之后,一方面消费提升,引发整个欧洲的购买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将资本投放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道路和运河、码头,将欧洲连接到了一起,大幅降低了货物的运输成本。

最终,在资本的强力刺激和需求大规模提升之下,欧洲被推动爆发了工业革命,产生了更强大的产业链条,实现了对中国的生产力的反超。

因此对比如今,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如果运用得当,还是有价值的,尤其是推动有效基建,并推动产业链聚集升级,将有概率实现质的突变。

而在这轮产业链聚集与升级之中,上海之于亚洲,就像荷兰之于欧洲,一方面通过水系与运河连接内陆,一方面通过港口连接海外。

在这条经济带上,沿海的江沪浙的产业腾笼换鸟继续升级,面相海外开拓市场。而原有的中低端产能向中西部转移,通过长江水脉,形成一个闭合的产业链。

虽然中西部的产品远在内陆,运出国成本不具备优势,但是利用长江水道运到东部沿海,作为产业链中的一分子,则相比于东南亚建厂搞海外运输就具备了竞争力。因此,纵观目前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整个新动能的产业链,将势必集中在长江经济带上。

我们通过长江的内河,组建成一个系统的内部产业链,就像当年英国一样,从非洲和南亚获得原材料之后,运往国内,通过一整套产业链逐步升级,将其做成高附加值的产品行销全球。

当年随着英国的海外市场份额迅速反超银本位的清朝,拥有南非金矿的英国也将全球变为了英镑和金本位。同样,当二战之后,美国的市场份额在全球独占鳌头之时,美元也就成为了全球的通用货币。

可是当日本和德国的汽车等工业产品对美国产生冲击之后,美元就一度信用丧失,最终不得不通过与海湾国家绑定石油,形成了如今的石油美元体系。

因此,在政事堂看来,人民币出海其实没必要操之过急,真正应该重视的,是通过我们的产业链,生产出当年的“茶叶、丝绸、陶瓷”等硬通货的三大件,这样自然而然人民币就会像张居正一条鞭时代的银子一样,成为全球的通用结算货币。

当然,如果想制造出硬通货,美国目前控制的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就不能指望了。所以也才有了过去几年,我们在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上面的一路狂奔,毕竟改为使用电能,就能减少美元石油的制约。

甚至最近,电动汽车领域也是大新闻频频,刚解决中国建厂的钢铁侠马斯克13日披露,他正在与沙特主权基金等商谈谈特斯拉私有化,同日,蔚来汽车开始路演并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IPO文件,一天后,许家印和贾跃亭的恒大法拉第公司正式揭牌。

关于马斯克,对比前文中的产业链条我们就会明白,特斯拉入华被按在上海,目的要把像苹果那样,我们是把电动汽车的配套从美国整体搬过来,延展在长江经济带上。

因此,如果是按照几年前民主党执政时期的谈判路线,入华仅仅是建组装厂,仅仅是用关税换就业,那么同意的特斯拉入华的人,就是民族罪人。

而按照如今的谈判进行下去,双方进行大量的技术合作之后,未来特斯拉的一整套的配套、科研和产业链就都会留在中国。而中国其他的新能源车厂商,在共享配套之下,就像如今的华为、小米、OPPO、vivo们一样,通过国内强大的配套与规模化压缩的成本,未来势必会一起杀出国门。

新能源汽车只是一个例子,目前国家在积极推动的领域有很多,如果真能等到他们花开蒂落。这些新动能下的工业产品,就会像当年明朝时期的丝绸、茶叶、陶瓷一样,为中国的人民币和人民一起,开拓海外市场。

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现在我们的税就没白交!

精选留言
  • 1028
    https://mp.weixin.qq.com/s/juGzCkQ62lnWmBaoGee09Q 历史上的今天,日本天皇终战诏书的录音
  • 319
    产业真的能顺利升级吗?好多公司趁这机会骗大基金等经费
    698
    作者
    没办法,骗钱的肯定比做事业的要多
  • 570
    产业升级喊了不是一两年了,实际上从制造业方面来看,中高端需要的器械材料机器还是得用进口的,这个情况,往前十年是这样,往后十年也不会有太大改变。很简单, 因为储备人才后继无人,国家还是要尊重客观规律,运动式的发展基本没用。
  • 269
    人民币出海时机不对,之前鼓励跨境走出去导致大批资金外逃,所以现在也不提了。
    508
    作者
    监管者不懂,利益者背后推动,一点办法都没有
  • 63
    新旧动能转换实验区,山东也有大机会吧?
    432
    作者
    山东的那些地雷,我想想都害怕.....
  • 375
    公务员文件已下发,真的是不公开文件
  • 77
    你的观点不敢苟同,像中兴华为美国人想打压就打压,你还敢提倡
    312
    作者
    我们产业链自己搞出来芯片,还怕个毛打压?
  • 305
    没有高端人才支撑不起来啊,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量产了技术工人,可以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可是高校教育有点一言难尽啊,问题特别多,所以产业升级喊了十多年没有太多结果。毕竟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不能短期见效的行业,执行者们更喜欢基建这种立竿见影的选项做跳板。有些地方连基础教育都供给不足了……
  • 289
    明公:设计的路线真好! 但......
  • 40
    三星关闭天津工厂前往越南,配套公司要么清算要么在随迁,如果长江经济带真这么有价值,为何不前往中部。
    282
    作者
    三星又不是你中国人的公司
  • 55
    为什么不是珠三角?
    275
    作者
    珠三角连一个广东省都凑不齐呢
  • 275
    中国经济体量这么大,国家力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投机者钻空子挂羊头卖狗肉,感觉还是应该适当处理一下,让真正做事的人获得支持和回报。同时,建议处理下各类买办,太恶心人了
  • 59
    而原有的中低端产能向中西部转移, 现在中西部环保查的那么严,还怎么承载中低端产能?
    267
    作者
    我们转移的是相对环保的中低端产能,高污染还是要送出国的.....
  • 91
    说的是好有道理,但是旧动能势力会眼睁睁看着你割我的肉
    262
    作者
    当然不会,所以现在市面上各种哀嚎嘛
  • 249
    黄金水道的长江,还是一条扶贫道。沿途的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还有很多贫困人口。支持明公的良心作品,打赏支持下。
  • 223
    共度时艰不是随便说的,有人看到艰,但其实重点在共
  • 219
    前几天听一个车行的朋友说:别小看我们这个新能源车是免费开(招聘司机开),我们是得了ZF补贴和购置税减免的,而且这个车给司机开,司机还要交押金,几年后这个车是赚了补贴不说,还得了税收优惠,更是赚了车辆购置款和营业流水。我给朋友开玩笑说,这个行业才是真正的暴利行业啊。
  • 66
    同意特斯拉入华会不会更是因为看上了马斯克的航天技术。一石二鸟?
    213
    作者
    马斯克的那点量产技术,在美国来说算渣,但是对我们来说真的很有价值
  • 52
    明公看空珠三角,觉得有些心塞~~
    205
    作者
    没有看空,只是说未来中国最大的国运在长江经济带上
  • 97
    上海对于亚洲的作用比照当时荷兰之于欧洲不太恰当。上海自身是有制造业并且逐渐向周边转移、辐射的,他自身也在不断升级。而且上海对于中国来说它是能输出先进制度实践结果的,这一点就是英国比荷兰成功的地方,全世界都以伦敦上议院的判决当国际最终判决。
    184
    作者
    嗯,我写的时候忘记强调了,是政治与工业威力加强版的鹿特丹
  • 184
    怪不得新闻联播大说特说长江经济带.... 但电动车感觉像人为生造出来的需求,电池技术进步依赖于材料科学,这玩意短时间内不会有突破性进展,从技术角度讲,电代油就有点像倒牛奶强制制造需求了
  • 163
    这段时间文章的推断很有道理,但是正如有句话所说:有很多人听过也明白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日子,也许就是因为想要的太多,愿意付出的太少!既要又要,很难呐!有问题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了以后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将错就错一条路走到黑!面子啊!国人自上而下,为了面子花了多少冤枉钱啊!都已经浮躁那么久的社会,现在精神文明建设比任何事情都要来得重要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时间不等人啊!虽说有在改进,可是临阵磨枪……记得朱老总有次在国外说过:中国有再多的钱,分给13个亿,每个人也拿不了多少;中国每个人有个小问题,13个亿人加起来问题就非常大了。原话不一定一模一样,意思类似的。未老先衰的国人这亚健康的身板可比不了当年刚刚改革开放初期的人们那样能吃苦耐劳啊!人是有情绪的,人是会烦躁的!说句不该说的,抗压能力越来越差的国人能老老实实按照政府设计的思路去走,这一届老百姓不是很行的哦!
  • 163
    二战后实现产业升级的国家和地区也就只有亚洲四小龙。产业升级是个技术活,不是大力就能出奇迹的。估计就像振兴东北一样,最后都振兴了海南房地产。
  • 59
    昨儿你发篇文章,今天腾讯大跌。小马哥狠的牙痒痒啊
    160
    作者
    跌是整个资本市场意料之中,真和我没啥关系
  • 159
    问题是收了这么税搞得所谓产业政策,效率并不高,甚至大多被浪费掉了。这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成为了摆设。
  • 75
    晋陕豫永远没机会
    141
    作者
    中亚还是有很大市场的
  • 131
    产业链才是整个复兴的关键所在。
  • 127
    随便问问哪家企业,无一不说税收负担加重了。减税?这辈子都不可能减税的
  • 120
    毕竟中国刚刚发展40年,不可能总是和老牌的资本主义比较,有目标,有正确的发现思路,是最重要的,其中走些弯路是避免不了的, 可是现在特么房价太高了,上有老下有小,把我所有的愿望都灭杀了
  • 117
    宝马的落户地点已经说明了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性了。
  • 114
    说的太明白了!税收增加,其实是税改后,把一些税收盲点造成的偷税漏税漏洞补掉后造成的!尤其是营改增后。现在一些人叫嚣的割韭菜、薅羊毛,或许是他们真不懂!但更多的是故意起哄,引起混乱,因为改革动了他们的奶酪,损坏他们的利益。
  • 111
    说到底是基础学科教育问题,最快要三十年。不会的就是不会,再聪明也不会
  • 110
    人名币的真正锚定物,中国制造。
  • 98
    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年国产汽车进步这么难了,而国产手机简直就是进步飞速,甚至在中芯国际14nm量产以后芯片进步都会比汽车快。
  • 71
    明公,今天微博提到的南华报道,经本人核实是虚假报道。
    97
    作者
    谢谢,我也想办法核实一下
  • 55
    昨天说了集中资源干大事,今天讲长江经济带。看来近几年是要集中财力扶持长江经济带发展了。如此推论长江沿岸城市的房价不会下跌!
    96
    作者
    这你最后的推论,是我大前天的文章吧?
  • 30
    明公,我是做制造业的小企业,自认为肯定无法进入先进的产业链里面,所以我对未来没有抱很大的期望,实在不行就关门大吉,现在正着手进入品牌零售领域,寄希望以“抱大腿”的形式生存下去。明公以为如何?
    91
    作者
    零售肯定要被互联网改革,抱大腿是必须的
  • 89
    瞬间顿悟长城和宝马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光束汽车,为什么没选址长城汽车的北方大本营,而是选择了江苏。按明公逻辑,光束汽车可能就是将来的ov啊
  • 31
    明公谈到了有效基建,那请问,在明公看来,国家接下来会怎么促进有效基建,以及您有什么建议了?
    77
    作者
    之前文章说了,教育与科技
  • 76
    今年上半年大大特意到三峡,说三峡是国之重器,还去看了岳阳的一个重要水文站。我当时还纳闷呢。现在看明公的文,明白了。
  • 75
    明公分析的不错!但是我还是感到了深深的恐惧对未来
  • 73
    电能有两个拦路虎,一个是轻薄的高能电池,另一个是接近无限放电的核聚变,如果这两个能够搞定,那这税可真是没白缴…………
  • 72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减税力度也相当可观,《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值得一观
  • 70
    动画版黑客帝国有个片段是讲智能机器人怎么应对封锁而后崛起的,大大说的一点都没错,打铁还需自身硬!
  • 65
    难怪上海崇明岛上的房子涨那么猛,长兴岛上也是在大兴土木,作为长江入海口的位置,再有投基建通地铁的预期下,不涨也很难了
  • 64
    用税收倒逼产业升级 是这个意思吧?但是我觉得可以引导东部的落后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这个对中西部来说也挺好的
  • 62
    货币货币,有货才有币。买不到商品的钞票就是一张纸啊~
  • 61
    共克时艰
  • 59
    新闻联播持续报道长江经济带,看完明公的文章,似乎明白了“大江奔流”的逻辑
  • 57
    写政经可以比单纯写政治利益更多人!
  • 56
    以前山东的gdp在全国排名靠前,但是经济自成一体,对周围没有辐射带动,今年山东搞了个新旧动能转换示范点,地市的领导到南方各种学习考察,题中之意就是明公所说的产业融合么?
  • 53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还是要回到商品本位上
  • 52
    陆奇的001号员工证也在说明新老动能的转换吧
  • 43
    明公,以目前的情况来说,一边拔除地里的杂草,一边使劲施肥,会否太草切了?有个先后顺序更好吧。要不然良莠齐发,效率太低。
  • 43
    看完刘佬的著作,现在看文章不那么难理解了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