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中的碧桂园 | 兽爷

清晨5点,莫斌手机响了。

打电话的是碧桂园安徽区域副总裁。莫斌接了电话,那头是慌得一比:

又出大事了!

除非没钱充话费,宇宙最大房企碧桂园CEO莫斌的手机,是不会关机的。

这是他在施工队养成的习惯。来碧桂园前,莫斌在中建五局干了21年,从普通员工做到了总经理。

中建的巅峰期,他同时管1500个项目。他手机24小时开机,因为随时准备救火。

他救过最艰难的场子,是2008年南京恒大的工地。一位讨薪的农民工被剁掉左手。

十年后,莫斌要管碧桂园全国2000个项目。晚上12点钟后,电话铃声一响起,他心脏是砰砰砰砰跳的。因为有时候这意味着某个工地的灾难。

莫斌的老板叫杨国强。杨老板据说17岁之前都没穿过鞋,他逢人就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

20多年前,农民杨从顺德北滘的泥地中拔脚上岸,从包工头做起,一步步把碧桂园做成了今天的宇宙最大房企。

成为富豪后,杨老板非常努力地做扶贫、助学、做企业。今天忆苦,明天思甜,后天煲“鸡汤”,大后天秀书法,这位富豪活得比大多数人都用力、都辛苦。

然后跳出来个前CFO,把碧桂园割韭菜的套路都PO给大家看;接着杨老板自己发了个高周转的红头文件,要求设计师通宵画图;之后是三个工地坍塌,销售喝鸡血。

哗啦一下子,杨老板经营了三十年的朴实人设,就这样坍塌了。

碧桂园口号是杨老板亲手写的——“让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美好一点”。过去半年连绵不绝的事故和投诉,让世界没能感受到碧桂园太多美好。

太仓、郑州、泸州、南京,甚至遥远的马来西亚,都出现了碧桂园业主拉横幅讨说法的报道。

昨天,上海公布了6月份奉贤碧桂园坍塌事故的调查结果:碧桂园盲目赶工催进度,压缩工期,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这是中国政府官方第一次diss碧桂园的高周转模式。奉贤事故导致一人死亡、两人重伤。

这位63岁富豪现在内心充满困惑。他在央视砸了几个小目标,砸出“国家品牌”。但他不知道为何事故一再发生,为何外界舆论发酵犹如洪水滔天。

这家突然走入全宇宙聚光灯下的公司,无所适从。迎来了漫天舆论拷问的杨老板也很难过:

好企业的标志是社会认可。如果社会不认可,我做这个企业干什么。这件事处理不好,我就退休算了。

何以至此?

1

7月27日清晨把莫斌吵醒的“大事”,发生在安徽省六安市。

碧桂园的大事,今年不是第一次出了。但六安这次大事,比之前的都要大。这次死了6个人,在碧桂园城市之光的工地上。

以前只知下井挖煤有危险。现在发现给碧桂园搬砖风险也很大,一言不合就成为“代价”。

城市之光成为杨老板的至暗时刻。它再次加重了公众心目中碧桂园“机器工厂”的印象。

但在六安事故发生前的几天,从杨国强到碧桂园普通员工,仍沉迷在自己营造的幻觉中。

7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报道”,里面有句话:碧桂园集团新闻发言人表示,质量和物管是我们的生命线。

碧桂园随后把所有媒体给碧桂园的“报道”收集起来,写了篇文章“碧桂园高质量发展得到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认可”,文章这样说:

500多家媒体一起给碧桂园点赞。好评如潮,小编竟然有点害羞。

外部世界一片群情激奋,碧桂园小编内心强大,看不到一点反思的痕迹。大跃进下接连爆发的建筑事故,似乎并没有让杨国强领到教训。

漫天舆论斥责下,他们想做的,仅是做些回应,以图掩饰这些被指责的过失。

他们于是做了那场假借官媒进行形象粉饰的公关秀。自黑的同时,也黑了中国500家媒体。

如此做,归根结底,是因为这家广东地产商还是相信能够用金钱摆平一切事情。

2007年碧桂园上市后不久,一家报纸曝光了其张家界零价拿地的故事。碧桂园很快成为这家报纸最大的广告客户。

去年年底,碧桂园前CFO吴建斌出版了《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后来据说这本书被碧桂园直接从出版社全部买走。在淘宝上,这本书原版一度标到了10万块一本。

能够让碧桂园经理人们头拱地嗷嗷叫干活的,也是杨老板敢于把税后利润的20%拿出来分享。用杨老板的话说,他是打土豪分田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这是农民式的小聪明。这种小聪明,最后在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下,溃不成军。

那是在7月26日的深夜,六安碧桂园城市之光项目旁的居民听到了大叫声,然后看到工人居住的活动板房坍塌了。

一堵墙砸在了碧桂园城市之光的板房上。6名工人死亡,3人重伤。

这场事故距离他们杭州萧山项目基坑坍塌才过去半个月,距离上海奉贤工地发生死亡的事故,才过去一个月。

上海奉贤坍塌事件的调查报告刚刚出来,第三次事故就接踵而至。接到电话后,莫斌也崩溃了,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是: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再没有比人人皆可拿起的道德批判的武器,更能轻易击破这个看似强大且不透明的商业帝国的倨傲了。

一位碧桂园中层对兽爷说,看到六安的新闻,看到底下的谩骂,她忍不住哭了,想马上辞职,“我找不到这家公司的任何意义”。

7月27日,是莫斌进入碧桂园八年来压力最大的一天。他在碧桂园做了八年总裁,从没有像这天一样,被杨老板指着鼻子骂:

我说过要把质量安全作为第一红线。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这种问题?

2

莫斌和杨老板就相识于一场工程事故。

九年前,莫斌的工地出事了,甲方正是碧桂园。莫斌后来处理危机的麻利过程,被杨老板看在眼里。

莫斌之前,碧桂园的总裁是顺德北滘镇前镇长崔健波。税务局官员出身的崔健波,在碧桂园里以小气著称。2010年之前,碧桂园没有一个高管的年薪超过百万。

2007年,杨老板就想推进他的合伙人制度,也被崔健波顶了回去。崔健波最大的功绩是带着这个北滘建筑队起家的公司,在2007年4月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杨国强的二女儿“豆豆”杨惠妍,在上市后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富。

上市后,广州珠江新城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官员都慕名前来。他们奉送上便宜的土地,想招揽这个首富去开发。杨老板十分感动,然后都拒绝了。

杨老板力排众议,拿着募集来的钱,在两年时间里,将郊区大盘模式复制到全国10个省。

两年后,杨老板才发现,碧桂园模式在省外并未如它在广东那般所向披靡。

2009年,一些省外项目因为质量问题,甚至在当地引起了渲染风波。

如果那时有自媒体,碧桂园在那时就被黑成翔了。

2010年,杨老板找到了莫斌,他希望莫斌能接替崔健波担任总裁,把“凤厂”的工程质量全面管起来。

碧桂园标志是一只酷似公鸡的凤凰。员工都把公司称为“凤厂”。去佛山顺德凤厂总部参观一次后,莫斌就决定离开央企中建,加入这家当时销售额只有200亿的民营公司。

这是一家富有广东特色的家族企业。杨老板喜欢给职业经理人搭配个宗族后辈当“跟班”或“拎包”,杨老板解释说这是提携后进的最好方法。

莫斌后来说,杨老板对他极为重视:

到碧桂园第一天,杨主席就把他的秘书、助理都给我了。

莫斌加盟碧桂园之后,杨主席除了画画图纸,搞搞发明创造,基本不管地产了。

不想做发明家的地产商不是一个好农民。杨主席发明的地漏放在莫斌办公室的窗边,莫斌每天抬头看窗外,就能看到酷似大肠的它们。

这几个外形怪异的地漏已申请专利,碧桂园将它们应用到2000多个项目中。

但其实他最应该申请专利的产品是收割机。过去几年,他驾驭着功能强悍的碧桂园牌收割机,在中国广袤的三四线城市一路疾驶。

这台收割机的确送杨老板登上人生巅峰。2017年,碧桂园收割了5500亿元,超越恒大和万科,登顶中国房企销售冠军,顺便也成了宇宙第一房企。

今年上半年,人类都阻止不了这台收割机了——他们半年就卖了4100多亿,杨惠妍财富超过2000亿,高居华人富豪榜第四名。

杨主席应该完全没有想到,高处不胜寒,危机来得如此迅速。他带领着碧桂园收割到了财富,但他并没有赢得尊重。

人类总在开始的时候,其实就被设定好了所有的结局。

 3

1941年,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统计55万件安全事故后发现:

在安全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

后来,这一法则被命名为海因里希事故法则。这一法则被运用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一件重大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事故,还有300件潜在隐患。

这个法则,不知道碧桂园有没有重视。

客服团队报给莫斌的数据里,说虽然我们规模扩张,但是投诉比例是下降的,满意度是增长的。

上海、杭州事故发生后,碧桂园的客服团队研究了很久。他们觉得事故仅仅是个案,并非体系问题——跟高周转也没有太大关系。

没过几天,六安又出事了。

莫斌说,六安事故对于杨老板的内心冲击前所未有。

这甚至可能成为碧桂园这家公司的历史转折点。

在接到安徽副总裁电话的几个小时后,莫斌宣布碧桂园旗下所有项目立即停工三天,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

这意味着,碧桂园在中国20多个省、76个区域公司、上千个项目都要停工整顿。

奔跑了这么多年的碧桂园,终于为了六条生命,歇了一口气。

奉贤和萧山碧桂园两个出事项目,兽爷的好友你包叔都去现场看过。后来他写了篇《给你一个五星级的代价》。文中提到过江西宜春曾发生一件事:

60岁的监理工程师在巡检中发现有很多地方少用了钢筋,他在大梁上钻了一个10厘米的孔,竟然都没有发现钢筋。他马上向项目部报告了自己的发现。七天后,他被解雇了,碧桂园给出的理由是“年老体迈、观念落后”。

莫斌去尝试找了那位老工程师,没能找到。暗访后,他将整个宜春团队就地干掉了。

他们的确跟施工队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人一跳。

莫斌反复说:我们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并竭尽一切努力解决去问题。我们甚至愿意开放所有工地给业主和媒体看。

工程出身的他,当然熟知工地上的一切猫腻。他设立了80个人的团队去抽查2000个项目、对于区域总实行质量问题一票否决制。过去两年,莫斌免掉了8个区域总裁。

上海奉贤和杭州萧山的项目总,在坍塌事故后,都被就地免职了。总承包和监理单位也被暂停投标资格了。

但从结果来看,这些机制之前都失效了。

不满的声音终于还是传到了碧桂园总部。

尽管已经成为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一些人也建议杨老板把总部搬到更国际化的广州,但杨老板还是固执地把凤厂总部设在自己老家北滘镇。

凤厂总部是一栋浑身长草的大楼。和万科、保利等地产公司集团总部只有几百人完全不同,碧桂园有一万人在总部大楼里上班。光设计部,碧桂园总部就有六千人。

而在杨老板的监制下,六千个设计师让碧桂园所有产品都变得那么“清新脱俗”。

在这栋大楼里,你目所能及的地方,也能看到杨老板的个人审美和趣味。

鸡汤文化到处都是。餐厅里、酒店里,甚至厕所里,都贴上了各种励志的名人名言。读着比尔盖茨、洛克菲勒对年轻人的忠告,兽爷差点尿崩。

在书吧里面,不知谁的一句话被张贴在墙上:你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前一段,面对着外面漫天的批评,杨国强和一些高管依然觉得这些是竞争对手找来的水军,“有人写我们了,你不能去怪他们”,一种以德报怨之委屈感。

杨老板可能没有想到,碧桂园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


精选留言

  • 8909
    碧桂园成为宇宙第一房企,拼多多成功上市,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真是粗糙得不敢细看。
  • 4725
    兽爷还是那个兽爷,安好就好
  • 4111
    跪求兽爷写一写P2P多少人在这次爆雷潮中倾家荡产我个人投资的北京银行存管,国企背景的石头理财跑路,损失5万本金,这是我给自己11月份做手术准备的钱
  • 3605
    兽爷啊!疫苗是不是要被遗忘了?
  • 2709
    看到兽爷又正常发文,我觉得这个国家还是有一点底线的
  • 2511
    说好了要做房企里的沃尔玛啊,怎么做成了房企里的拼多多呢?
  • 1923
    我就想问个问题,为什么碧桂园事故频发,房子质量不过关,销售额还能在半年内做到4000亿?为什么购房者还会买碧桂园的房子?为什么频频被黑没有影响到销售额?还是说对于碧桂园的好评差评只存在于行业,在三四线城市的购房者看来,碧桂园依旧值得信赖。兽爷能给解答吗?
  • 1286
    先赞后看好习惯
  • 1239
    不要黑我们煤矿,我们很安全!
  • 890
    说实话:碧桂园的管理细化的非常到位。就文件而言,执行的标准非常高。优秀于绝大数房企,建筑商。有了一套标准后,按道理说,执到位。速度上就没问题。但是他忽略了作为执行主体的--后备人员跟不上
  • 835
    自古以来 第一不好当啊 回过头来看万科 结果反而不那么令人唏嘘了
  • 792
    兽爷,你知道的太多了
  • 776
    兽爷,别忘了继续关注疫苗事件啊
  • 718
    瞎爷我以前同时管过全国三十多个项目,周六周日早上六点多一旦有电话,我就心脏砰砰乱跳。佩服莫爷啊!
  • 689
    看一个人是否真的能走过挫折,就要看他在挫折面前所表现的态度——是谦卑反思还是高傲前行
  • 674
    还是那句老话:建筑只是一门科学,永远成不了快速消费品,任何有违其科学范筹的行为必将付出代价。道理虽简单,但阻挡不了人的内心自我膨胀和野心的疯长。
  • 643
    这个说实话,在我们三四线小城市,碧桂园的价格性价比算好的了。其他的更垃圾。我们有什么办法?
  • 540
    纵观碧桂园发展近十年 也就这一波舆论让他“慢下来了”
  • 503
    读兽爷的文章,比陪女人约会还要有趣
  • 469
    还是相对客观的,质量一直都是碧桂园的生命线!
  • 453
    我的敌人就是我自己,可是我总打不过敌人!
  • 408
    中国中字头企业,主要要求进度特快,没有保养期,瞎干,但滥理也有主要责任,达不到保养期,不给干,不但中字头建筑企业,其他也一样,希望通过这次六安事故教训,建筑企业,高度重视安全。
  • 389
    兽爷这篇可以说很客观了,这样看来企业不是黑心企业,只是企业大了问题多且复杂,希望这次事件教训能真正带来反思和有效的改变,不止对碧桂园,也对整个行业
  • 330
    兽爷的信息收集真的很厉害,除了一些细节,能知道这么多信息真不容易。但观念未必全面,不断总结反思,前进路上哪能一帆风顺。话说回来,碧桂园的慈善事业,兽爷有可以了解下,或许评价会更全面一些,个人拙见。
  • 323
    人民更需要一个不塌的家
  • 301
    杨老板可能没有想到,碧桂园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
  • 232
    我不是黑我的本家杨老板。去年我在湛江碧桂园一工地上做水电工看到他们钢筋工在绑减力墙上的钢筋很多都没有绑,差点把我们一工友摔死
  • 232
    公司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老板自己,老板也知道,但是不能接受。
  • 222
    作为一个地产人,第一次听到456的时候就是一脸懵逼
  • 213
    内审查查吧,不行就请经侦。
  • 200
    我们早就质疑公司价值了
  • 197
    是包叔发文后,莫总才去找那位老工程师的?
  • 188
    CFO的书开始买不到,然后弄到一个PDF版本的,还分高清普清两个版本,看了一下;后来买到一盗版书,很敦厚,17元包邮,看完后散了,摞起来还是那样重,看完就没用了。 这次配图好,周美女好看
  • 172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 163
    一针见血,最快的崩坏,往往就是从内部开始
  • 160
    坐标南京,我在2010年买了2套房,碧桂园那套花了570万,江宁区另一套花了270万。现在碧桂园那套市价370w,另一套1600万。
  • 156
    看到酷似大肠的它们。好文笔!
  • 150
    希望兽爷别成为社会进步的"代价"就好了
  • 125
    安全和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希望地产商们能重视起来。人命关天的事怎敢不重视?碧桂园老板做了很多善事,眼下的危机真是个大坎,但愿能平安度过。您的文章
  • 125
    宜春后面还不是不了了之
  • 123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但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可以出来聊聊
  • 119
    关于碧桂园,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这里是讲道理,勇于自我修正的公司”。其他不多说。
  • 112
    你怎么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么对待你。
  • 111
    不管你在哪个城市,哪个学校,哪个专业,我,在工地等你!
  • 109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人一跳。
  • 104
    辛苦兽爷!不在这个行业上,不知道这个行业的猫腻和心酸···
  • 101
    虽然这个时候暴露身份可能要被骂,但是还是要说一句,其实集团给区域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很多标准化的动作贯彻下来绝对都是高效且保质保量的,但是扩张的太快,需要大量的基层工作者,人员真的是良莠不齐,管理末端失效的非常明显
  • 90
    最后一句话,很多企业的真实写照
  • 88
    观点很中立,写实
  • 84
    笔锋犀利,引起大家思考的同时也提出了大企业改良精进的诸多可能性
  • 84
    写的很全面
  • 83
    希望碧桂园只是个例,其他房产不像它这样存在隐患。
  • 82
    精辟+尿崩
  • 81
    这篇图比文更好
  • 81
    宇宙最大房企不是那么好当的!
  • 7
    后台回复“十年”可以看后一篇被封的文
  • 3
    各行各业,都在上演浮躁的盛宴。
  • 3
    细思极恐!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